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(记者 任沁沁 乌梦达 曹国厂)据媒体报道,北京西城区检察院日前通报的一起特大、复杂案件中,一名国企高管幕后操纵空壳公司吞进400万元国企股权,导致上亿元国有资产流失。
这是今年以来涉及国企高管的案件之一。其他大案还包括,中国农业银行原副行长杨琨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,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永春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华林等被列入调查,曾任中石油董事长的国资委主任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,等等。
一批国企内部的“苍蝇、老虎”在短时间内一一落马,反映中共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症下药,也暴露出部分国企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、监管存在漏洞的问题,并警示国企改革之迫切。
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教授指出,近年来不时曝光出来的消极腐败、奢侈浪费等现象,反映出一些国有企业缺乏有效制约、企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,个别人等借此攫取了属于全民的财产。
分析人士认为,有的国企出现巨贪“老虎”,首要问题是企业权力运营结构存在问题。
“无论是中石油的腐败案还是广东移动等一把手的腐败,都反映出一些国企高管缺乏有效的监督。”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肖俊分析,国企本身有产出和利润的压力,如果要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,必然会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决策集权,相比政府官员,企业领导的自由裁量范围显然更大,如果自由裁量缺乏有效监管,就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的情况。
由于部分国企内部决策权相对集中,企业内部对主要领导人的制约较少,容易让集体决策变成个人的独断。
此前不久,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因为涉嫌违法违纪被调查。广东移动是中国移动最大的子公司,2012年营业额高达870亿元人民币,占中国移动总利润的1/7。